重庆市委宣传部   重庆市委文明办   主办
  |   九游官网入口  
九游官网入口
九游官网入口 > 区县工作 > 永川区 > 正文

冯泽秀: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善良“大妈”用爱和真情呵护侄儿成长路-九游官网入口

来源:
字号:
[小]
[大]
【打印】
分享

  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善良“大妈”用爱和真情呵护侄儿成长路

  冯泽秀,女,1963年7月生,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长丰村村民。2008年,面对双亲离世的3个未成年侄儿,作为“大妈”的冯泽秀毅然选择扛起重担,在照料自己一双儿女之余,肩负起抚养责任,并将他们视为己出。16年来,她不仅要为3个侄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,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发展。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,她还特地搬到学校附近。担心3个侄儿的心理健康,她查书籍、咨询心理咨询师,带着侄儿们参加各类心理健康辅导及讲座,尽心尽力让侄儿们身心健康成长。“有我一口饭吃,就绝不会饿着他们。”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,如今年过六旬的她用16年的坚守,用柔弱的肩膀撑起3个侄儿成长的“避风港”。

  义无反顾接过3个“儿子”

  1984年,冯泽秀嫁到长丰村李方云家。当时,李家共有4兄妹,家境困难。在嫁到李家后,患有支气管炎的她克服身体上的不适,直面生活中的种种困难,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。

  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 2008 年,李家最小的兄弟李军和妻子进藏务工,在青藏公路格尔木段发生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,夫妻俩当场身亡。在家的亲人没能等到他们平安到藏的消息,反而等到了格尔木当地公安局的电话。

  作为家中老大,李方云带着3个未成年的侄儿到格尔木善后。其中,最大的侄儿年仅15岁,其余两个侄儿分别只有5岁和3岁。

  彼时,3个年幼的侄儿不仅需面对失去双亲的痛苦,还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。作为长嫂,冯泽秀义无反顾地把这个重担给承揽了过来。

  突然多出3个侄儿来,家里的经济压力增大不少。“3个娃儿当时那么小,看着造孽,不能不管,一起生活无非就是多添几双筷子多加几个碗。”回忆当时,冯泽秀只是轻轻一句话带过,“有自己一口饭吃,就绝不会饿着他们”。       

 无微不至呵护“幼苗”成长

  经过冯泽秀的悉心照看,3个侄儿重新过上安稳生活。3个孩子户籍所在地社区为孩子办理了孤儿手续,学校了解情况后也对孩子进行了关爱和帮扶。何埂镇党委政府和当地妇联多次看望和慰问冯泽秀和孩子,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。然而,侄儿们的成长,不只是吃饱穿暖,还离不开家庭教育。

  冯泽秀不仅要为3个侄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,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发展。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学习,她特地从村里搬到永川城区,照料着他们的衣食住行,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表达能力有限,仍会经常性地和几个侄儿学校的老师保持沟通。

    当时大侄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,二侄儿由于天生手脚残疾,性格较为内向。为了确保3个侄儿的心理健康,冯泽秀通过查书籍、咨询心理师,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别分类教育。在周末节假日时间,她还会带着侄儿们参加学校和政府举办的各类心理健康辅导及讲座。

  在小侄儿李某帆(化名)的教育上,冯泽秀则是颇费工夫。言语不多、性格内向、爱说谎……小侄儿存在不少小毛病。冯泽秀经常苦口婆心地教育他,带他更多地融入社会,与人更多地交流,这些事情看似简单,但更多的是细心和耐心。直到小侄儿考上大学,冯泽秀才又搬回村里。

  岁月荏苒,如今16年过去,冯泽秀也步入花甲之年,昔日年幼的3个侄儿也已长大成人。其中,大侄儿在工地务工,剩下两个侄儿正在读大学。

  大爱真情播撒“最美”家风

  冯泽秀家堂屋正中央,悬挂着一幅绣有“家和万事兴”字样的刺绣。同时,这句话也是对她一家的生动诠释。

  在二侄儿李某锐(化名)心中,“大妈”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,“这么多年来,‘大妈’都很关心我们,现在我上大学,也是‘大妈’在承担着我的生活费”。一句简单话语,传递出他对冯泽秀的无限感恩之情。

  如今,在冯泽秀家中,一直为3个侄儿留有房间。在她看来,这里便是侄儿们最温馨的港湾。

  “她对3个侄儿的照看,我是一路看过来的,她出钱又出力,日子再苦我都没听到她有过一句抱怨的话。”谈及冯泽秀,邻居吴修清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。

  何埂镇统战委员唐承平用“实在、用心”来形容冯泽秀。早在2017年驻村时,唐承平便了解到冯泽秀家的情况,“将侄儿们抚养成人,她的爱和真情让人动容、令人钦佩,播撒‘最美’家风,值得我们全镇人学习”。

  “母”爱似水,如涓涓细流浸润着3个侄儿成长的每个瞬间。万家灯火中,16年的无私付出,冯泽秀用点滴呵护3个侄儿的成长路。 

责任编辑:杨山姗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