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市委宣传部   重庆市委文明办   主办
  |   九游官网入口  
九游官网入口
九游官网入口 > 区县工作 > 涪陵区 > 正文

孙宗燊:川剧老艺术家心系传承 退休二十三年免费培养上百名戏曲人才-九游官网入口

来源:
字号:
[小]
[大]
【打印】
分享

  川剧老艺术家心系传承 退休二十三年免费培养上百名戏曲人才

  孙宗燊,男,1941年9月生,原涪陵川剧团业务团长、编导现为重庆市涪陵区文化馆传统戏曲传习所川剧传承培训老师,“涪州川剧”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。为推动川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,孙宗燊一生创编了《夏天官与蔡龙王》《问病逼宫》等众多经典剧目,其精心整理编排的川剧灯戏《九流相公》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活动中获传承类最佳集体节目奖。退休后的他放弃与家人团聚成都的安稳生活,选择留在涪陵,扎根区文化馆传统戏曲传习所免费教学涪州川剧,二十年来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川剧艺术人才。

  年少入行练本领

  “看看要擒汉刘主,霎时步兵起变图,赵云不胜本都督,老儿年迈枪法熟……”这首著名川剧《八阵图》的唱词,每周都会在涪陵区文化馆练功房响起,在这里,涪州川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宗燊进行川剧表演培训。

  孙宗燊与川剧的故事要从1956年说起,这一年,他受涪陵县人民川剧团特招,成为涪陵川剧团的一名学生,开启戏曲生涯,辛苦学艺。

  从涪陵川剧团到南充市川剧艺术学校,孙宗燊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求索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,他的表演贴近生活,雅俗共赏,唱腔简洁幽默,并兼顾川剧五种声腔的和谐包容,兼收并蓄。他的传统川剧表演艺术多姿多彩、精妙绝伦,特别是丑角的表演技艺更是扮相夸张、语言诙谐、动作搞笑,具有强烈的夸张性、虚拟性与象征性,宛如传统国画的大写意。

  1987年,他被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《川剧词典》收录入“丑角艺术家名栏”中。

  创编经典铸辉煌

  1981年,孙宗燊被保送至四川省文化厅办的首届川剧导演进修班,开启了他的创作编导生涯。孙宗燊一生创编了众多经典剧目,书写了川剧辉煌,推动了“涪州川剧”的创新发展。

  在剧目创作时,孙忠燊坚持革故鼎新、推陈出新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唱腔设计的创新。他曾导演过《春草闯堂》《屠夫状元》《柯山红日》《程夫人闹朝》等70多出戏,对《问病逼宫》《徐九经升官记》《杜泉山》等14出传统戏、现代戏的唱腔进行了创新设计。

  他创作的剧目在川渝地区参与多次编导演出,获奖颇丰,其导演作品《酉州恨》获四川省戏曲调演三等奖,《过关牒》获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特颁发“突出贡献奖”。

  “老将出山”保非遗

  为了能把川剧这种古老的、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剧种保存下来,退休后的孙宗燊放弃了在成都与家人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,一众川剧“老将出山”,举办针对少儿的戏曲传承培训班,以师带徒,踏上川剧传承的一线阵地。

  孙宗燊在艰难的困境中坚持教学排练,利用戏曲中心的一个小剧场每月进行川剧折子戏的演出。在他的带动下,《夏天官与蔡龙王》《九流相公》《问病逼宫》《程咬金安边反朝》《别洞观景》等剧目相继上演并获得群众一致好评。

 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涪州川剧的代表性传承人,收集整理了诸多涪州川剧的相关非遗资料。历年来共收集整理涪州川剧剧本、剧照、戏曲服装等200余册件,无私捐赠给非遗中心以用作进一步的传承与保护。

  桃李天下满庭芳

  “预备,你看,这样转过来,1,2,3,再来!”孙宗燊每周末都会到传习所给孩子们上课,有的学生已经跟着他免费学习涪州川剧4、5年了。

  有人愿意学,我就愿意教。这是孙宗燊最常说的一句话。对于前来找他拜师学艺的年轻人,他表示自己喜欢得不得了不仅无私传授,更分文不取,这份热情与坚持使他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坚守在戏曲教育传承一线。

  在二十多年漫长的岁月里,他传承培训了上百名弟子,为涪陵戏曲传承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后备人才,为《涪州川剧》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  如今,83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讲学,从不缺席每周末的授课安排有时候到成都看望老伴和女儿,他也会在周末前赶回涪陵,只为上好一堂课。涪陵五中、实验中学、十四中、城七小、城八小纷纷邀请孙宗燊到学校讲授戏曲知识,他还接受社区街道的授课邀请将戏曲知识带进校园、带进社区

责任编辑:杨山姗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