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人口老龄化,适老化改造不仅能为老人独立自主生活提供更大便利,也对增进老人社会参与、提高生活质量,具有重要意义。
近日,走进南岸区长生桥镇百乐园社区,楼梯转角处的挂壁式爱心椅上老人们正在坐着闲谈,“现在这里有了座椅,我们上楼的时候便有了个歇脚的地方。”小区居民陈阿姨表示。
南岸区长生桥镇是南岸区人口第一大镇,镇上老年人口约2.5万人,整个辖区共有30多个无电梯小区,楼层多在6至7层,小区基础设施虽然在逐步建设与完善,但休闲设施设备仍然较少。
“在老旧小区,老年人普遍存在上下楼梯难、无处休息谈心等问题,他们因为年龄较大、体力较差、基础疾病较多、腿脚不便等原因,上下楼梯吃力,有的人爬一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,导致下楼少、居家多,反而引发更多的身体、心理疾病。”长生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去年9月,在南岸区慈善会的指导下,长生桥镇牵头发起“十八香”济困公益基金——“转角遇见椅”公益项目,针对居民的痛点和需求,以楼栋为单位,广泛征集居民群众意见,按照居民自愿申请原则,在符合条件的楼栋三层和五层的楼梯转角处,安装挂壁式爱心椅,平日里椅子就贴靠在墙上,既美观,又不影响居民们出行。
当老年人走累了,来到这个转角,就可以直接拉下椅子坐着休息,真正解决无电梯老旧小区老年人上下楼不便的难题。此外,在小区的一楼转角安装挂壁式折叠椅,在小区院坝转角安装长椅,可以为周婆婆这样的老年人提供一个休息、聊天的空间,帮助大家增加邻里交流,增进邻里感情,解决小区居民无处去、无坐处的难题。
目前,这些爱心椅被陆续安装在长生桥镇上各小区的各个楼栋里。截至目前,已在长生桥镇百乐园社区、桃花桥社区、同景社区、茶花社区等24个小区安装挂壁式爱心折叠椅235把,爱心长椅132把,惠及居民29000余人,获得了居民的欢迎和点赞。
今年,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要突出数字赋能和“大综合一体化”,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,近日召开的市城市治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“大综合一体化”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。为此,长生桥镇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。探索成立“十八香”济困公益基金,针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体有迫切需求,但现有的财政或者政策无法覆盖的地方,以公益慈善助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。通过向社会单位、个人进行公益募捐,以项目形式实施,用以资助解决辖区群众急难愁盼、无配套财政资金覆盖的问题。
以“转角遇见椅”公益项目为例,项目使用资金便来源“十八香”济困公益基金,建设的爱心椅上留有捐赠人信息,即可以及时向捐赠人反馈善款用在了什么地方,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、参与身边的公益。
接下来,长生桥镇还将进一步深化“五社联动”,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公益资源整合、拓宽慈善渠道、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作用,持续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,让更多居民从受益者变参与者、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社区治理,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家园。
(杨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