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人微光|十二载除夕坚守!他守护的不只是一座桥-九游官网入口
蛇年春节,当众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年夜饭,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温馨氛围中时,在丰都县包鸾镇,有这样一位默默坚守岗位的人,他守护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木桥,一守就是十二个除夕夜,他就是包鸾镇龙井社区综治专干杨明平。
包鸾人民运动桥(以下简称“人民桥”)始建于1951年,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,静静横跨在溪流之上,见证着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。它不仅是当地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,更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承载着包鸾镇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,是当地群众心中的文化根脉。
然而,这座珍贵的木桥,由于其木结构的特性,在防火安全上存在着天然的短板。尤其是除夕夜,烟花爆竹频繁燃放,火花四溅,时刻威胁着木桥的安全。每到此时,木桥就急需一位守护者。
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,那年,杨明平第一次在除夕夜值守人民桥。那时的他,或许只是怀着一份对工作的责任,踏上了这座桥,却未曾料到,这份守护的责任,会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,将他与这座桥紧紧相连,一走就是漫长的十二年。
此后的每一个除夕,当别人还在厨房忙碌,为年夜饭精心准备时,杨明平早已像一位忠诚的卫士,准时出现在人民桥。他俯下身,一寸一寸地仔细查看桥体的每一块木板,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着隐患的缝隙。一旦发现有准备在桥附近燃放烟花爆竹的群众,他便快步上前,耐心劝阻,详细地向他们解释燃放烟花爆竹对木桥安全造成的威胁。
在过去的十二年里,每一个除夕夜,从夜幕悄悄降临,到新年钟声敲响,杨明平始终坚守在岗位上。烟火映照下,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,寒来暑往,他见证了桥上的一次次日出日落,也守护着这座桥岁岁平安。
杨明平感慨地说:“说不遗憾是假的,但看到人民桥完好无损,我就觉得值了。”为了守护这座桥,他缺席了与家人的一次次团圆。在他心里,人民桥的安全重于一切,他用自己的行动,完美诠释了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奉献精神。
正是因为杨明平这长达十二年的坚守,人民桥才得以一直安然无恙。他守护的不单单是一座桥,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在我们的生活中,像杨明平这样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很多。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日复一日的坚守,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他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,虽然微弱,却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。